110

印象清華 2022 – 宇宙的漣漪 天文科普藝術節活動

愛因斯坦於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,徹底改變了我們對重力和宇宙的認識。在廣義相對論中,重力是時空扭曲的結果,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預言是重力波的存在。2016年初,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LIGO 宣布於2015 年間發現兩個重力波的訊號,立刻成為本世紀最重大的科學突破之一,並在2017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。重力波的發現,除了證明愛因斯坦的最後一個預言,更為探索未知的宇宙開啟了一扇新窗,也促使重力波物理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。

國外重力波的科普工作已走出傳統教室,不僅有電腦和手機遊戲,更有藝術創作,但臺灣至今還沒有針對重力波的完整科普教育與展覽。「印象清華2022-“宇宙的漣漪”天文科普藝術節」是由國立清華大學的藝術學院、清華學院、圖書館結合天文研究所、光電所、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的研發成果,並由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負責執行策展。這次的天文科普藝術節,活動包含有靜態與動態的展覽,以及一系列的專家演講與座談會,除了介紹重力波科學外,更希望讓民眾知道臺灣在重力波的研究成果,並結合科技藝術以另一角度演譯重力波的美。這是臺灣第一次天文與科技藝術跨域合作的科普教育活動,將重力波的研究工作帶出實驗室,讓一般民眾與學生都能夠學習與欣賞重力波的知識與美。

本次活動的展覽分為「知識集」靜態展區與「輕學區」動態展區。「知識集」靜態展區包含策展理念、天文與重力波重要詞彙、重力波介紹、重力波儀器介紹、次世代重力波偵測器介紹、臺灣重力波研究團隊介紹、重力波科學知識介紹等。「輕學區」動態展區包含恆星墓地的質量、L-IGO 重力波干涉擬像、聽見重力波的漣漪、重力波乒乓對決碰、重力井旋旋繞、重力波的訊號源動畫等作品,這些作品結合了互動電子控制、互動影像設計、裝置造型,將科學的原理與知識應用至人文藝術的互動裝置作品。同時,兩個展區中設置了結合物聯網跨介應用的「抓住重力波的漣漪」手機互動 Q&A 設計,讓重力波的天文科學知識能以參與及互動式的方法,引起民眾探索的興趣,並帶領民眾進入重力波的宇宙漣漪。

 

 

瀏覽數:

校慶節目單

校慶節目表